陶文革:勇攀生命的高峰
陶文革校友,1984年至1989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1989年至1993年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任教。1993年至1995年,在中国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学习。毕业后加入新华社,在新华社国际部担任英文编辑。1997年至1999年,被派至新华社香港分社担任记者。2000年从新华社辞职,加入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关公司,随后数年从事公关顾问工作。2003年至2006年在英国兰开夏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学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陶文革加入总部位于法国图卢兹的空客公司,在空客中国公司担任新闻总监,后转岗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现主要工作职责为政府事务。
在北语:感受温暖,滋养人格
谈及对于北语的初印象,陶文革觉得要从他的师兄毛羽说起。 时间回到陶文革初来北语报道的那天。1984年秋天,陶文革独自一人乘车到校,走进校门,首先吸引住他视线的是一位非洲校友。彼时这位校友正坐在长椅上,安静地弹着吉他。这一幕瞬间击中了陶文革,也影响了他对北语的第一印象。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师兄毛羽的帮助。当时还是新生的他找不到去教学楼的路,路上遇到了尚不认识的毛羽学长。毛学长主动伸出援手,不仅热心地带着他去教四楼完成报到,在得知陶文革行李还未到的情况后,热心地帮他借了一床被子,解决了当天的住宿问题。“后来才知道他是毛羽,83级的师兄。”陶文革回忆道。毛羽师兄是他在北语认识的第一个人,每次提起这件事,他都心怀感激和温暖。 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还没有设置对外汉语的本科专业,陶文革被外语系录取后的第二年,北语才正式设立了语文系。而陶文革则成为了第一批从外语系转到语文系的学生之一。“当时已经预感到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学中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就觉得对外汉语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提起当时的转专业行为,陶文革如是说。 转专业至语文系后,陶文革跟随姜明宝、郑万鹏等多位老师学习专业知识,老师们的风趣幽默、学识渊博为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郑万鹏老师。不仅是学业上的帮助,郑老师更影响了他的人生观。“毕业后我也常回学校看他,他给我的印象是人生特别豁达,不拘泥于小事,所以他也没有那么多的焦虑。”陶文革觉得郑万鹏老师对他起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身上的那种人文情怀,那种善良、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一直影响着他,因此后来的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从来不斤斤计较,豁达的性格也让他遇到一批又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陶文革与外籍领导合影
2014年带领中国媒体参观空客汉堡总装线(中)
人生要勇于接受挑战
在北语的学习生活中,陶文革形成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日后工作打下精神基础的同时,也对他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后的发展道路上,陶文革不断挑战自我,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陶文革从语言学院毕业以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北京某所学校教师。教书的三年,陶文革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有更大的能力和更多的潜力,并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经工作的他报考了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学院的英文采编专业。毕业后至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两年后又被调往香港分社。香港的工商业比较发达,来到分社后他常常会接触到许多工商界的人士和一些大公司。这让陶文革意识到新闻行业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他说:“人的视野是在不断的被打开的。在香港工作期间,我看见了一个新的世界,所以又被它所吸引”。他认为,在当记者的时候,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听别人讲他的故事。在听了很多人讲他们在商业领域的一些故事后,他觉得这方面很有意思,于是又转行到了外企。“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从新华社出来,我也没法回答,我感觉自己就是被另一个更新鲜的事情所吸引。”从北语到中国新闻学院再到英国MBA,从一开始的英语老师到现如今的空客中国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尝试都为他带来了知识和技能上的增长,他直言在语言学院的学习对他产生的影响是很难忘的。
2014年珠海展览(右一)
“从我的这个经历上来说,人们现在都讲究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结合自身体悟,陶文革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把自己太局限在所谓的专业里面,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所以大家也要不断地去学习新东西。他表示,也许会有很多同学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到迷茫和焦虑,认为自己学的东西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没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也并不代表将来没有出路。陶文革认为,人们需要做到的是拥有不断地学习新东西的能力,要永远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开放的态度。“人现在寿命越来越长了,一生中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而且事情变化越来越快,如果不去随时学习的话,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也许几年后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除了学习上不断前进,陶文革还提醒同学们关注身心健康,要以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迎接未来。
陶文革校友接受央视采访
“现在我们正处于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gility)时代,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信息杂乱并且充满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专业对口变得十分困难,很多行业已经消失了。随着时代更迭,当代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一直干下去的工作是很难的。”因此他建议同学们要始终保持好奇心、敏捷度和学习能力。他还认为学校应当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教师们也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不要过多地去限制,要爱护支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结合北语自身特色,陶文革表示,希望学校不仅限于国内,应当将国内外的、世界各地的校友全都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北语的发展;更应当充分发挥北语国际化、多元化的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