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故事人物>>母校记忆

孔令媛(埃及):千里之行,始于北语

发布者:李文轩   发布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

孔令媛,来自埃及,2017年至2019年在北京语言大学速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20年起在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攻读博士翻译专业,现为埃及名校苏伊士运河大学汉语教师。

孔令媛在埃及便开始接触汉语,通过在苏伊士运河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她于2017年以学院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后荣幸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选择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北京语言大学。

第一次离家万里出国就来到了中国,虽然埃及离中国很远,坐飞机大概10个小时,但是孔令媛知道在国外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时她对中国很感兴趣,想探索曾经在书本上看到的中国,她觉得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


校园生活

北语深深影响了孔令媛,也是她发现中国之旅的起点。

孔令媛是在埃及学习汉语最好的学生之一。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她的导师催促她参加hsk6级考试,那时候孔令媛考得并不理想,但是她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熬夜努力学习,再次参加考试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回忆起校园生活,孔令媛首先想到了北语的图书馆。在北语,她发现中国大学生有特别好的习惯,每天早上8点吃过早饭后,如果没有课便去图书馆学习,一直待到晚上11点图书馆关门才回宿舍。在埃及时,孔令媛居住的城市有大型公共图书馆,从小她就特别喜欢去图书馆看书。所以来北语之后,她也迅速习惯了图书馆的学习生活。

谈到学习,孔令媛聊起了自己的学院——汉语速成学院。她说:“我记得我们学院的老师一直鼓励、帮助我们。有次我和一个同学一起约见速成学院院长,请院长同意我们参加语言学专业的两门课程。他很支持我们,还给语言学院打电话让我们去旁听,并且告诉语言学院我们是很努力的学生。”

北京很多地方都有孔令媛的回忆,她曾经去过很多旅游景点和博物馆,并打算日后写一本关于北京博物馆的书籍。

让她最难忘的地方是圆明园,她第一次看到圆明园是通过一本中国历史书,书中出现了圆明园美丽的照片,描写了在圆明园发生过的事情。另外,孔令媛在网络上看到了成龙曾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拍摄了电影《十二生肖》。当她得知圆明园在北京时,她便买了圆明园的地图,参观了一整天。


工作经验

在中国的时候,孔令媛曾通过大使馆晚会见到了文化参赞,他鼓励孔令媛多多参加中埃文化活动。有一回,大使馆文化办公室找实习生做文化参赞的秘书,她知道消息后报名并成功入选。实习期间,埃及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告诉孔令媛说:汉语是世界的未来。

和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 DR HUSSIAIN IBRAHIM的合影 

提到恩师王老师,孔令媛十分感激,“王老师对我特别好,尽心尽责,对论文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了认真细致地指导,在论文的最后形成阶段给了我很大帮助。从王老师身上,我不仅学会了做学问,更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做人,以及老师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

读研究生的最后一段时间,孔令媛接到了一个电话,苏伊士运河大学文学院院长在电话里告诉她:“你是很努力的学生,因为你本科时是学院的第一名,还在国外读了研究生,我们希望你来文学院担任汉语教师。”

论文答辩 孔令媛和导师王向晖合影


在埃及工作

论文答辩结束后孔令媛便直接飞回埃及入职。对她来说,成为教师是一种圆梦。现在她在文学院中文系已经工作了两年,主要教授语法及翻译课程。孔令媛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也很喜欢这个热情耐心的老师,工作期间也参加了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的活动,这让她倍感自豪。


孔令媛和她学生一起参加埃及当地的中国服装活动


寄语校友

关于人生积累和职业规划方面,孔令媛建议学弟学妹们利用在北语的时间学习新的语言,这对以后的职业选择很有帮助。并且要充分利用北语的资源,因为北语是世界语言的中心,每年都有各种语言课程,所以在北语可以认识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轻松向母语者学习和练习口语。

对母校的发展,孔令媛建议多举办些合作交流项目,让中国学生去其他国家参加夏令营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并来华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