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秀:任何时候,行动起来比发泄情绪更有用
胡文秀,北京语言大学2007级英语系校友,现任心元资本副总裁,北京语言大学企业家校友会理事。
与北语同行
在胡文秀的北语之旅开始之前,她对北语的初印象并不算好。
07年时地铁只有1、2、13号线,从2号线换乘13号线走到城轨上的时候,透过窗户,学校两旁的平房令她感到十分陌生。学校也不似想象中那样大而宏伟,她本有些失望,但在日后的北语校园生活中,她渐渐发现了属于北语的可爱与美好。
入学之后的胡文秀,曾一度陷入了迷茫。对于明天的不确定、对于终将面临的职场的迷茫,重重考验之下,她感到日复一日地焦虑。
但她没有因此气馁,她知道,摆脱焦虑的办法就是直面它。既然明确自己本科之后就要跨入职场,胡文秀便摆明了方向,积极接触我校毕业生,了解未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她积极加入了职业发展协会和记者团,并且抓住宝贵的机会,通过采访优秀毕业生,初步了解到自己以后可能的就业方向,并在采访过程中发掘自身当记者的潜能。工作上的成就感和日渐明朗的未来,使他渐渐摆脱了迷茫和焦虑,自信优雅地完成了学业。
大三那年,胡文秀担任了一个学年的班长。在面对同学们各忙各的,对学校里的事情早已没那么上心的情况下,她被委任组织一个节日性的活动。她号召同学们参加的时候,面对着寥寥无几的响应,她心里又愧疚又委屈又着急,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她的班主任把她叫到门外,以一种非常冷静的态度告诉她应该如何应对,这是她第一次认识到在团体之中保持冷静多么重要。
这宝贵的一课也让她认识到情绪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事情觉得迟迟没有进展,可能是没有找到突破口,一旦突破口展现在眼前,就能顺水推舟,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所以,任何时候行动起来比发泄情绪更有用。
与北语挥别
步入工作后,胡文秀面对职场的风云变化,始终能够明确目标,保持心中的一份淡然,稳步向前。
毕业后,她凭着自己的梦想在四大打拼,可她慢慢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南方慢节奏的生活。于是在2012年年底,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辞职,回到北京。她的下一个工作单位是商务部下属的一个协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就此,胡文秀的职业才算是正式与投资这个行业有所关联。初入这个行业,她接触的项目是有关政府推介和当地产业扶持,当时做的事情就是为行业机构和地方政府搭建桥梁。而两年之后,行业变动的背景下,发改委和证监会把投资行业收入自己旗下。所以2015年8月,胡文秀从一个中间机构的角色,进入到了行业内,即现在任职的心元资本。
在打拼之中的她,也时常回想起那些年依偎在母校怀里的温暖。08奥运会,胡文秀在奥组委的礼宾部做志愿者,在鸟巢旁边,负责接待海外的奥组委到中国的考察;09年60年国庆大庆,她参加了晚上的联欢晚会,在天安门门口参加舞蹈表演。耗费了整个暑假的胡文秀,却始终觉得那些经历都是值得的。那些挥洒的汗水、舞动的青春,全都留存在她的记忆里,成为重要的存在。在北语多文化的渲染熏陶之下,她也有着很好的国际视野,与不同文化的人相处和沟通能够如鱼得水。
胡文秀始终关心着初入社会的学弟学妹们,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弟学妹们,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不要受困于书本,有机会要尽量往外面走一走。多参加活动、多融入社会、多增加阅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会是宝贵的财富。
与北语重逢
胡文秀说,曾经自己只是中等学生,并不能算是优秀。
不过胡文秀有自己成功的秘诀,她分享到,初入大学便要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或者是职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目标,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或者是跟行业内的人交流,来获取相关的信息,比如未来想往这个方向上走,她需要哪些技能。好好把握时间,也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一课,不管是读书也好,外出工作去尝试不同的东西也好,甚至在有充足多的时间与预算下四处旅行,我们都要始终记住一点,就是不要浪费时间。
胡文秀始终认为,任何时候,行动都是最重要的。即使找不到方向,去看、去听、去想,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愿意为之深耕的方向。
毕业许久,胡文秀也始终挂念母校。
毕业十年,胡文秀几乎与母校断联,虽然有过学校校庆的时候会收到来自母校的关心,但是这几年来,明显感觉与母校更加亲近了。校友办总是时常举行活动,也就是通过这个契机她认识了依然到现在她们非常优秀的一些师兄师姐们。看到他们从事着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以及与他们商业上的来往可能,她觉感到非常开心,她希望这种状态可以长期维持下去。校友办作为他们的工作来对接的桥梁,常常让她在生活工作之余,感受到种种美好的曾经、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