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故事人物>>母校记忆

杜娟:北语回忆

发布者:李文轩   发布时间:2021-06-22   浏览次数:

杜娟,1988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目前任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我非常感谢母校给我平台和机会来倾诉自己对母校的怀念,我想,这也是一种看重和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母校成为我了解世界的窗口

1985年至1991年,贵州省通过委培的方式,每年从高考中挑选优秀学子送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于是,“贵州班”成为了那个时期北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1985年9月,未满18岁的我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与其他49名来自贵州不同地区的学子一道,来到北语。


那一年,50名同学分别进入外语系法语专业、英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学习。初入校园,精致不大的校园中有蓝球场、网球场、田径场、游泳池,足够我们挥洒汗水,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安静的自习室,语言实验室先进的听力设施、原文电影录像放映设施等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语言学习环境,这对于从封闭的贵州走出来的我们来说,庆幸不已!


母校在我心中既神圣但同时又有种特殊的亲近。我一直以为,北语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精神。在改革开放不久的八十年代中期,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在电影、照片还处在胶片拍摄的时候,走在北语的校园里,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肤色、说着各种语言的留学生,大家在这里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克服了环境风俗的不同,共同学习生活,感受多元文化的撞击,分享思想的火花。母校成为我们近距离了解世界的窗口。


母校让我感受名师风范

母校在我心中是胸怀宽广、多元包容和富有远见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留学生众多,外教资源丰富,它还从一个个名师的风范中得以体现,从老师们的严谨治学中得以体现,从学校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得以体现。当时学校对我们的住宿安排,也看出了母校的宽广包容,那时我们中国学生不分男女全部都住在学四楼里,男生住2层,女生住在1层和3层,这样的住宿安排,在八十年代的中国高校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后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母校这种学生住宿安排也成为了历史。


我们大一的精读课老师叫尹桂芹,她为了纠正我们浓重贵州口音的英语发音,一遍遍带着我们对口型、讲练习窍门,一个一个帮助过关。我们的辅导员潘锋老师,对“贵州班”同学兄长般的关心和关爱,让初次远离家乡求学的贵州学子温暖无比。还有大二时,教我们精读的邹贵新老师告诉我们她名字中的“贵”与贵州的渊源时,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在北语的求学路上,我第一次体验了外籍老师的教学,第一次陪同留学生去了教堂,有幸聆听过方立老师、梁左老师等名家的讲座,作为中国学生代表接受过美国“时代”杂志的采访,还参与承担了学校中国学生大联欢的组织工作,代表母校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


这些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不同方式的学习,不同的体验感受,让我的眼界迅速开阔,内心的自信不断增强,在北语所看到、所学到、所感受到的,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北语校训“德行言语,敦睦天下”是多么的贴切。至今我对母校的印象依然是:老师很博学很人文,学生很灵动很大气,能在这样的学校求学,内心觉得很光荣,并引以为傲!


母校给予我宽容、乐观和豁达的品质

离开学校已经33年了,我从地方外事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到转行至地方政府办公室从事经济、社会管理工作,又机缘巧合干起了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后又供职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到现在工作的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3年的时间里,我的工作岗位不断变化,工作地域跨越贵州的贵阳、遵义、凯里、铜仁四个地区,在不断适应环境、适应岗位的过程中,北语的自信、兼容,伴随我一路走来。


北语的国际化,赋予了母校开放包容的特质,让我们这些置身其中的学生,比之于同时期其它学校就读的同学,在国际视野方面更加“见多识广”,因为这份“见识”而自信笃定,又因为自信的支撑,而激发出更多的正向品质,让我受益匪浅。比如我曾经亲历并参与过两次百年一遇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一次是1995年7月铜仁市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次是2008年1月的南方雪凝灾害。两次灾害抢险救援时,面临的情况都很复杂,局面十分棘手,但我都凭着自信、坚韧和踏实,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比如,我的平凡人生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波折,在工作中、职场上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失误和挫败甚至是被刁难,可宽容、乐观和豁达是我面对一切不如意境遇的法宝。


包容、坚定、执着、乐观、豁达等这些品质,会让你成就梦想,收获朋友,赢得认可,是让我们能够快乐工作,愉悦生活的秉持,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而我的这笔财富是母校给予的。唯愿所有的北语同学都能从母校的“德行言语”中浸润自信,在人生道路上“敦睦天下”!